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腰椎管狭窄、膝关节骨质增生、滑膜炎、运动性损伤、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等骨科疾病。
推荐专家
关于丹毒的介绍
一、概念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丹毒既是中医病名,也是西医病名。
二、病因
西医学认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
中医认为本病由血热火毒为患。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如鼻腔黏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等皮肤破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凡发于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三、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婴儿多见于腹部,脐部感染有关。愈后遗留有色素沉着。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丹毒多发部位是面部和下肢;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增高。局部出现肿状红疹,色呈玫瑰,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略隆起,时有水泡,压可褪色,有烧灼感,炎症向四周扩散,中心部逐渐褪色呈棕黄色,有落屑。区域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及压痛。
丹毒常以寒战、发热起病,可有全身不适、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并向周围迅速扩展,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时皮损表面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面部丹毒常常整个头部红肿显着,甚至变形,连眼皮也张不开,本病因患处皮肤鲜红成片,好象涂上丹砂一样,故名。发生于面部的,中医称“抱头火丹”,由毒火引起,发生于小腿的,中医称“流火”,由湿热引起。现代医学说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病。发病前常患鼻炎和足癣,一旦皮肤黏膜破损,细菌就顺势而入,发生面部或小腿丹毒。有的人因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也可发生。本病的特征是发病急,有怕冷,发烧,头痛,全身不适,恶心,等症。局部大片红肿,轮廊清楚,用手摸一摸有热的感觉,迅速向四周扩大,有时表面还有水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如是小腿丹毒反复发作,天长日久,小腿肿胀的很厉害,好象大象的腿那样粗大,所以又叫“橡皮肿”,治疗可用中医外科膏药外敷。
四、实验室检查
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五、通过症状诊断
1.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疹后症状可持续存在。
2.好发于颜面及小腿。
3.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鲜红、触痛、灼热和边界清楚的硬肿性红斑。红肿处可出现水疱、大疱、脓疱或坏疽。也可在原发损害处屡次发作(复发性丹毒)。
4.多次复发者,淋巴管受阻时,日久可形成橡皮肿,多见于小腿。
5.局部淋巴结肿大。
6.常可发现致病的原发灶,如小腿常见足癣,面部常见鼻腔粘膜损害。
六、疾病治疗
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七、疾病预防
应积极寻找可导致致病菌进入的皮肤病变如湿疹的搔抓、破损或外伤,一旦发现这些皮肤病变应积极治疗。最常见、易被忽视而未予治疗的易感因素是足癣,可成为细菌进入皮肤的门户。嘱患者勿挖鼻。
八、注意事项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根治足癣可预防下肢丹毒,预防面部丹毒应避免和纠正挖鼻习惯。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下肢丹毒可用枕头将小腿垫高35度—45度角;头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卧位。饮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发热者可给予酒精擦浴或退烧药;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药物方面以抗菌素为主,首选青霉素,其次为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或磺胺类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应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3~5天才能停用抗菌素,以免丹毒复发。局部可以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试用铅洗剂与酒精各一半配成的溶液湿敷。
丹毒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有丹毒的病人很痛苦,应该被人们重视,在生活中应该对丹毒警惕,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尽早治疗,在治疗中应考虑中医中药治疗,针对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